从复苏到常态:华凯营销 2025年第三季度调查发现中国旅客“早计划、晚预订”
- China Trading Desk
- Sep 24
- 3 min read
短周期,高意向:中国旅客虽然预订时间较晚,但提前规划已成常态;航班成为行程锚点,“价值导向型高端消费”定义了他们的住宿和购物选择。
新加坡 — 2025年9月 — 华凯营销(China Trading Desk)今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出境旅游意愿调研》,显示市场已从复苏阶段迈入常态化:短预订周期依旧明显,但出行意愿与消费力保持坚挺。78%的旅客仍在出发前一个月内完成预订,73%的受访者预计未来12个月将进行一至两次出境旅行。出行规划依旧以数字化为先,出发前在线调研比例上升至79%。
第三季度主要发现
旅客结构趋于成熟。首次出境游客比例下降至39%(第二季度为44%),显示回头客信心增强。
价值导向的高端消费持续。69%的旅客倾向选择四星级及以上酒店;52%的旅客预算在人民币2.5万元及以上;酒店选择的主要因素为价格(22%)、地理位置(21%)及配套设施(20%)。
航班成为行程锚点。51%的旅客首先预订机票(旅游套餐占21%,住宿占20%),凸显以机票为核心的打包产品和机票后的加购潜力。
出游方式保持稳定。“自由行+半自助”仍为主流,占比达46%。
数字平台塑造规划。旅游应用程序、小红书和抖音是调研和制定行程的主要平台。
目的地选择多元。区域内热门目的地依旧领先,欧洲已与亚洲枢纽一同进入旅客的重点考虑清单。
机场免税零售:购物意愿真实且可转化

六成旅客计划在候机期间购物,另有28%尚未决定。64%的旅客表示,小红书和抖音的推广提升了其购物可能性。98%的旅客会对比机场价格与线上价格,76%看重工作人员的服务协助。品牌必须兼顾“可见性”和“价格合理性”,并提供“预订取货”的便利体验。
品牌应立即采取的行动
提升调研可见度。在旅客搜索和规划的渠道投放可供创作者使用的实用内容(行程单、清单、品牌指南)。
抓住晚预订的转化机会。通过灵活预留、机票打包产品及透明价格,捕捉短周期预订窗口。
优化零售转化。提升品牌可见度,用明确价值支撑价格,并提供“预订取货”服务加快购物流程;人员服务仍是关键决策因素。
“节奏虽被压缩,但出行意愿依然坚定。中国旅客在信息流与应用中更早进行规划,但实际转化往往发生在临近出行时。成功的品牌能够在‘发现阶段’提供价值证明与实用性,并在转化窗口开启时,确保购买过程毫无障碍。” —— 华凯营销CEO兼创始人Subramania Bhatt表示。
“在旅游零售领域,竞争的关键是清晰度:提升品牌可见性,确保透明定价,并通过人性化服务消除摩擦。”
关于本研究
本季度调研结合定性访谈、定量问卷与华凯营销研究团队分析。问卷共发至21,626名潜在旅客,最终15,127份合格回收。调研时间:2025年9月1日至5日。
关于华凯营销(China Trading Desk)
华凯营销China Trading Desk通过数字战略、程序化投放、社交媒体运营及决策级数据分析,帮助国际品牌与目的地在整个旅程中触达中国消费者与旅客——从灵感获取到航站体验。华凯营销每季度发布《中国出境旅游意愿调研》,为行业战略制定提供参考。欢迎关注华凯营销China Trading Desk官方LinkedIn账号。
中国旅游仪表板——CTD实时分析平台,将航班与预订信号结合问卷意向,提供中国旅客行为和品类需求的全景视角。
媒体垂询请联系:Essential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