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广告市场报告:户外广告迈入战略性增长阶段

  • Writer: Alice
    Alice
  • Jun 4
  • 3 min read

ree

宏观韧性筑牢发展根基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劲势头,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持续的宏观政策刺激与结构性改革支持下,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875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在政策组合效应与内需回暖推动下,消费品、服务业及广告等多个行业受益于这一良好的经济环境。

户外广告市场:稳定之中孕育新增长

整体增长态势

ree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户外广告行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总投放金额达573.52亿元,同比增长6%。尽管这是连续第四年第一季度实现增长,但增速已明显低于2024年同期的15%。剔除覆盖范围扩张与刊例价变动后,实际增长约为4%,净值则下滑1%,反映出广告主虽保持信心,但在预算投入上趋于理性与审慎。


品牌参与度创新高

ree

品牌参与度的提升成为市场信心的重要体现。投放户外广告的品牌数量增至13,128个,较去年增加327个,延续了连续两年的上升趋势。春节、元旦、妇女节等节日节点,作为传统的营销旺季,为这波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线城市成为增长锚点

尽管面临经济压力与预算紧缩,一线城市依然是户外广告的核心阵地。2025年第一季度,4,486个品牌选择在一线城市投放广告,较去年同期增加288个。这些市场的广告投放增长达10%,市场份额也提升了两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二三线市场表现不佳,品牌数量停滞不前,单品牌平均投放金额有所下降。


从月度节奏来看,广告投入呈现典型的周期性:1月为高峰,2月下滑,3月温和回升。其中,3月的回暖表现强于预期,得益于视频类广告媒介的复苏。

行业动态与投放优先级的变化

ree

2025年第一季度,前十大行业贡献了全部户外广告投放的73%,显示出市场集中度的上升。服务业、化妆品与食品稳居前三,其中服务业重回第一。网站与化妆品行业的份额同步提升。相比之下,饮料与酒类行业则出现下滑,尤其是头部白酒品牌的投放收缩,导致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


值得注意的是,化妆品、数字平台、计算机配件与医药行业的单品牌价值贡献更高,显示出预算更集中、投放效率更高的趋势。

地理格局:大城市主导效应显著

户外广告在城市维度上延续稳定格局。过去三年,全国前十大城市的排名几无变化,前七位城市更是稳居不动。广州与深圳持续受广告主青睐,市场份额稳步上升,上海、北京、重庆与西安表现亦有提升。反观成都、杭州、南京与武汉等城市则略有下降,反映出城市媒体策略的动态调整。

视频户外媒体:扩张当中

2025年第一季度,基于视频的户外广告投放达383.98亿元,同比增长7%,但较2024年同期36%的高增速明显放缓。剔除价格调整后,实际增长为5.4%,净值则下降1.9%。


尽管增长势头减弱,品牌数量依旧增加至3,009个,较去年增加29个,创下Q1新纪录。但与2024年同期新增650个品牌的强劲势头相比,今年的扩张动能明显不足。这反映出宏观不确定性下,广告主预算收紧,媒体平台急需拓展新客户。


主流投放形式包括写字楼及住宅楼LCD屏、电子大屏与地铁屏幕。高铁视频广告则因核心品牌预算压缩而呈现下降。

第二季度行业展望:六大动能行业

ree
  • 休闲与旅游:春节与五一期间的高出行量为旅游相关广告提供强大支撑。

  • 健康与医药:老龄化与健康意识提升促使补剂与非处方药市场持续升温。

  • 化妆品:橘朵、自然堂等国货品牌借助“国潮”文化,持续加码户外广告。

  • 数字平台:“618”购物节在即,招聘与电商平台广告预算将显著上扬。

政策利好与市场前景

中国政府正在加大促消费政策力度,包括扩大补贴范围和资金支持。节假日出行高峰与“618”等电商节的到来,将带动广告投放需求的全面释放。


在一线城市,商业基础设施健全、消费能力强,使其依旧是户外广告竞争的主战场。快速消费品、化妆品、健康产品等将领衔投放,而各类平台则聚焦购物转化关键时点。

总结:稳定成熟的谨慎乐观市场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展现出稳健增长与策略成熟的双重趋势。传统媒体与视频媒体逐步形成均衡格局,一线城市依然是投放重点,广告活动愈发注重数据驱动与季节节奏。在政策红利与消费旺季的双重推动下,第二季度有望延续增长势头。


欢迎联系我们的团队,助您优化品牌户外广告策略,聚焦高效传播形式,把握消费者节奏,抢占市场先机。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