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5黄金周出境游:透视中国消费者的出行与消费新趋势

  • 作家相片: Xin Hui
    Xin Hui
  • 24小时前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已更新:1小时前

“超级黄金周”如何重塑出境游与体验式消费,为2026铺路


史上最长“超级黄金周”创纪录热潮


2025 年,中国的国庆节与中秋节重叠,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 8 天“超级黄金周”。这不仅是一场假期盛事,更是观察中国消费行为在旅游与生活方式上的风向标。


ree

许多上班族选择“请3休12”,将假期延长至9月27日至10月12日,使传统的一周假期变成长达两周的旅行窗口。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 1634 万人次,同比增长 11.5%,并已超过 2019 年疫情前水平。其中,大陆居民出入境 917 万人次,同比增长 9.6%。10 月 4 日为单日最高峰,出入境达 235 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以学生和 Z 世代为代表的年轻旅客,成为出境游的主力军。与此同时,中国自 2025 年 6 月 12 日起正式实施的 240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将适用国家扩大至 55 国,极大便利了中外双向出行,鼓励游客将“单国深度游”与“多国联游”结合,在提升便利性的同时丰富旅行体验。


从观光到情感体验


2025 黄金周标志着从“观看”到“体验”的转变。

旅客更加追求情绪共鸣、沉浸参与与个人满足感,“情绪价值”,“时间效率”和“性价比”成为三大消费驱动力。


短途与长途旅行出现分化:短途游更高频、即兴化;长途游则追求高品质与深度体验。消费结构也从“购物导向”转向文化、自然与生活方式的体验,彰显出旅行体验经济的崛起。


目的地趋势:去中心化、慢旅行与“出片率”


今年的黄金周,中国出境游呈现三大新趋势:


1. 小众崛起:目的地“去中心化”

日本仍居榜首,但如 福冈(+300%)、伊豆半岛(+200%) 等新兴城市热度激增,反映出游客正在远离拥挤的热门地。


2. “慢海疗愈”:深度体验成为新奢侈

游客偏爱融合自然与休闲的慢节奏旅程。冲绳(+200%) 凭借“近且美”优势吸引大量游客;越南富国岛在免签政策带动下激增700%;西班牙马略卡岛(+400%) 与 法国卡尔瓦多斯(+3000%) 以文化与自然体验出圈。


3. 观看与被观看:“出片率”的崛起

社交媒体让旅行变成了一种体验和舞台。Z 世代如今偏爱拥有电影质感的目的地,从 阿马尔菲海岸(+100%)、布拉格(+300%) 到 科莫湖(+300%)、新西兰皇后镇,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看世界”,更是“被世界看到”。


ree

市场快照:短途航线优势与区域亮点


2025 黄金周强化了亚太地区短途游的主导地位,这得益于灵活的签证安排、增加的航班运力以及年轻人主导的随性出行。


短途赢家包括:东南亚目的地(越南、新加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引领需求。


出境热门国家依次为: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韩国、越南、印尼、新西兰、土耳其与澳大利亚,兼具近距离文化体验与远程探险魅力。


这些市场的酒店预订量同比翻倍,反映出消费者信心回升与对高品质出行的渴望。


与此同时,航空运力和票价均呈上升趋势。中国航空公司报告显示国内客运量增长 3%,国际增长 12%,整体国际运力(含外航)提升 9%,恢复至 2019 年的 88%。短中程航线表现最佳,国际票价同比上涨约个位数百分比。


区域洞察:


香港与澳门: 香港接待入境游客 160 万人次(+19%),其中 85% 来自内地。游客消费结构从购物转向体验,餐饮与酒店收入增长 5–10%,服装销售下滑。澳门日均入境 14.3 万人次(+3–5%),博彩总收入日均达 11.2 亿澳门元,显示大众市场稳定。


海南: 海口美兰与三亚机场旅客吞吐量达 110 万人次(+6%),凸显其作为国内自贸与免税枢纽的重要角色。

谁在出行,他们要什么?


黄金周展现了中国出境游市场的多元格局,不同人群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动机与期待:


  • Z 世代:社交驱动、数字原生、体验导向


    Z 世代已占出境旅客 62%、航班预订 46%。他们热衷用短视频与社交平台(如小红书、抖音)记录旅程,将每次出行变成“可讲述的故事”。


    从“打卡”转向“沉浸体验”,74.6% 的年轻旅客愿为个性化服务付费,推动旅游从“景点式打卡”走向“情绪化表达”。


ree

  • 银发族:注重舒适与文化深度


    银发群体更重视舒适度、文化底蕴与真实性,对价格敏感度较低,偏好慢节奏、高质量的学习与疗愈型旅程,是高端体验产品的理想受众。


ree

  • 家庭游客:寓教于游,情感连接


    家庭旅行为“教育+陪伴”的双重体验,家长更愿投资于寓教于乐、互动式的旅行产品,让旅程成为亲子关系成长的一部分。


  • 下沉市场:长线深化,短线提质


    非一线城市旅客正在崛起,长线订单同比增长超 140%。短途亚洲游日益频繁与精品化,而长途旅程则追求“高质、独特、轻松”。


品牌与旅游零售的战略启示


  1. 卖体验,而非行程——消费者更看重情绪与效率,而非单纯价格。应将产品定位为体验的一部分,而非单纯购买。

  2. 优化“出片率”——打造适合拍照的门店角落、快闪店、机场休息区,“出片率”即转化力。

  3. 个性化为标配——三分之二的 Z 世代愿为定制服务付费,品牌应提供微行程、分层服务与专属触点。

  4. 无缝跨境体验——支持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提供中文标识与内容,提升出境零售便捷度。

  5. 借力“240小时免签红利”——推广“48小时城市中转游”和“多国联游”组合,刺激即兴消费。

  6. 重塑港澳策略——从折扣导向转向体验型与大众娱乐化。

  7. 投资海南飞轮效应——将免税零售与康养、生态游及机场预购结合,形成综合体验生态。


展望 2026:情绪·效率·表达


黄金周的趋势为 2026 旅游方向奠定基调:


  • 短途仍主导:日本与东南亚将持续受青睐;

  • 长途高端化:品质与定制化,时间效率与服务体验成为关键竞争力;

  • 体验通胀 > 价格通胀:消费者愿为“独特体验”买单;

  • 个性化成为标配:兴趣驱动的动态套餐取代传统行程;

  • 银发与下沉市场崛起:舒适与文化并重的新客群正在扩张;

  • 零售即舞台:旅游零售从“购物”走向“体验展示”,讲故事、做联名、玩沉浸。


2025 黄金周不仅是出境热潮,更是一次文化重启。中国出境游全面复苏,由年轻、数字化、追求体验的旅客驱动。当他们从“买纪念品”转向“收集回忆”,品牌也需从“卖商品”转向“售情绪”。


在 2026 年,旅游品牌与零售商的制胜之道将立于三大支柱:情绪价值、效率体验与自我表达。


唯有洞察旅客的感受、节省他们的时间、帮助他们被看见,品牌才能真正与旅客同行。请联系我们的团队,了解如何为中国出境旅客群体量身定制品牌策略、内容与合作方案,抢先布局快速增长的出境旅游经济。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