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5中国白酒市场:战略转型与广告重塑

  • 作家相片: Alice
    Alice
  • 8月7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2025年,中国白酒行业正站在一个关键转折点上。行业正从高速扩张转向高质量整合,面临政策收紧、消费疲软与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尽管头部品牌整体表现相对稳健,但整个行业生态,尤其是区域性和中端品牌,正在被迫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路径。本文基于KPMG毕马威与微信公众号“大消费市场调研”的研究洞察,全面梳理当前白酒市场的发展变化与广告传播策略演化。


宏观与政策环境:市场迈入转型期

2025年5月,修订后的政府指导文件将公职场合的禁酒范围从高端酒扩大至所有含酒精饮品。尽管此次政策影响未及2012年的“八项规定”剧烈,但它标志着白酒在政务消费中的结构性角色转变。政策发布后市场迅速作出反应,白酒板块整体回调2%-3%,随后回稳,显示行业抗压能力逐渐增强。

ree

同时,线下餐饮零售增长乏力,2025年同比增速仅为3%。A股白酒上市公司库存周转天数依然超过900天,库存压力高企。过去支撑高端白酒消费的送礼、宴请与商务招待等场景逐渐式微,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品牌灵活应变的能力成为竞争核心。


供需关系:利润承压与品牌分化

2025年一季度,全国白酒产量同比下降7.2%。尽管如此,白酒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实现1.7%的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2.3%,显示头部企业仍具规模效应和渠道掌控优势。


然而,成本压力持续上升。调研数据显示,近60%的企业表示利润率同比下滑,主要原因包括促销费用增加与终端售价下降。同时,57.9%的企业表示客单价同比下降,过半企业反映销量下滑。

ree

面对经济不确定性,消费者愈发理性,对价格的敏感度明显提升。500–800元中档价格带面临量价双重挑战,销售动能不足。区域品牌则更倾向于本地化、数字化运营策略,以实现快速反应与差异化突围。


数字零售:电商驱动的“E-白酒”时代

ree

在整体市场承压背景下,电商成为为数不多的增长亮点。约42.9%的白酒生产企业表示线上销售占比同比上升。尽管平台补贴与促销导致平均单价下降,但2025年前五个月,线上白酒销量突破6000万瓶,销售总额超300亿元。


区域性与泛全国化品牌表现尤为突出,显示出以京东、天猫、抖音等平台为核心的数字化战略正在产生实质性影响。不过,电商平台主导地位亦带来价格透明度高、利润压缩等挑战。品牌需在短期销售与长期构建直连消费者(DTC)体系之间作出权衡。


消费场景:分化显现与理性回归

ree

传统消费旺季如春节与五一假期未能达到预期。调研显示,仅11.5%的零售商在五一期间销售有所增长;超过80%的经销商认为商务送礼需求下降,日常饮用、朋友聚会等消费场景也同比减少。


婚宴仍是最稳定的消费场景,但诸如露营、下班后小酌、便捷聚会等轻社交场景正迅速兴起。这一趋势影响的不仅是消费动因,也推动产品包装向轻量化、小容量、年轻化方向发展。


品牌与广告:以媒介精度重塑品牌价值

面对市场变化,白酒品牌纷纷调整广告投放策略。2023–2024年数据显示,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资源配置出现明显变化,广告投放趋向聚焦、精准和内容导向。


央视广告重回主场

在央视投放广告的白酒品牌数量从97家增至119家,显示出品牌对其国家级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视。相较之下,在五大卫视投放的品牌数量从61家降至51家,其他卫视则从123家降至112家。尽管品牌数量下降,卫视的广告时长占比却有所上升。其中,其他卫视的时长占比从27.93%上升至34.94%,而央视仍稳居主导,占比达60.51%。这表明品牌正集中资源于头部媒体,以获得更有效传播效果。


综艺冠名热度放缓

对白酒而言,冠名综艺的投资回报正逐渐趋于饱和。2023年参与电视综艺投放的白酒品牌为43家,2024年降至41家;节目数量从111档降至98档。网综方面,客户数和节目数亦略有下降,反映出品牌对该类内容的投入趋于理性。


网剧营销:精准触达年轻群体

网络剧已成为白酒品牌最具战略价值的广告渠道之一。其沉浸式内容环境与年轻观众的强关联,使其成为品牌传播故事、植入场景的绝佳平台。

  • 爱奇艺2023年合作白酒品牌数达17家,2024年降至12家;

  • 优酷2023年投放剧集数最多,为65部,2024年大幅下降至20部;

  • 腾讯视频广告客户数则从7家增至10家,品牌偏好度上升明显。

尽管整体投放频次下降,但投放的精准性和整合深度提升,使得广告价值实现更强的集中回报。

 

结语:重写白酒广告营销剧本

2025年的白酒市场,已不再由传统的身份象征与仪式消费主导。新一代消费者更看重文化共鸣、情绪共振与数字化体验。在这样一个全新语境中,有效的品牌广告不仅要“存在”,更要“精准”。对于希望引领未来十年增长的酒类品牌而言,当前正是重构策略、投资本地化智能传播的关键时机。


欢迎洽谈,共同探讨如何在变革中打造真正打动人心的营销新范式。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