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驱动中国游客的力量:出境旅游指数洞察报告

  • 作家相片: Alice
    Alice
  • 1天前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中国出境旅游在2024年开启了新的篇章,特征是恢复、重塑与期待的提升。虽然香港和澳门依旧是关键门户,但真正的增长动能已转向海外市场。从东南亚到欧洲,从大洋洲到拉丁美洲,中国游客正以热情与审慎相结合的心态重新发现世界。本文基于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编制的《2024年中国出境旅游者满意度报告》。去年出境人次达到1.23亿,比2023年增长41%,恢复至2019年峰值的近八成。这一回升不仅是数量上的恢复,更反映了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方式与目的的深刻转变。


世界新鲜感的回归


ree

在多年行动受限后,中国游客以更高涨的热情拥抱国际旅行。旅行动机早已超越传统观光,越来越多的旅程围绕特定兴趣展开:西班牙的一场足球赛、日本的美食节、澳大利亚的演唱会,或是巴黎的一顿米其林星级晚餐。甚至一些小众的吸引点——一家餐厅或一道时令美食——也成为出行的理由。


这种多样化重绘了中国旅游的全球版图。除了传统热门目的地,“一带一路”沿线的西亚与北非也迎来显著关注。探索的渴望表明,出境旅游正演变为更具个性化、生活方式化的行为,文化深度与真实体验正逐渐取代“打卡式”行程。


区域吸引力:熟悉与探索并存


ree

亚洲:舒适区的新花样

亚洲仍占据主导地位,占全部出境游的62%。其中,东亚和东南亚凭借短途便捷、文化亲近和为中国游客量身定制的服务,成为强大磁场。越南表现尤为突出,兼具实惠价格、美食与普通话友好服务。对许多游客而言,这些目的地宛如“第二生活空间”,日常便利可无缝衔接。


欧洲:遗产与文化的舞台

欧洲则提供截然不同的体验。中国游客常形容他们的欧洲行是“一步一故事”——沉浸于艺术、建筑、博物馆、集市和美食之中。2024年,欧洲游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显示出那些追求文化滋养的游客普遍认为欧洲独特且值得。


大洋洲:自然中的慢旅行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继续稳居高满意度目的地。两国被视为疗愈式的度假胜地,凭借自然美景、海鲜和户外生活方式,为游客提供更慢节奏、更具反思性的旅行体验。这与中国的都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使大洋洲对寻求宁静的人群尤具吸引力。


美洲与非洲:小众但共鸣

拉丁美洲正逐渐受到关注,尤其是阿根廷,其探戈文化、繁华市集和壮丽景观提供了独特体验。非洲则凭借狩猎探险与高性价比吸引游客。游客普遍提到其真实感和物有所值,使非洲成为敢于冒险的旅行者的理想选择。


满意度指数:进步与压力并存


2024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总体满意度指数为80.06,稳居“满意”区间。在27个监测目的地中,有13个得分超过80。但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国内旅游快速创新与数字化便利的普及,游客的海外期待正在不断提高。


ree
  • 优势:购物满意度提升+2.55分,得益于目的地将零售与文化休闲体验结合。目的地形象得分也上升+1.94,源于创意营销和当地居民的热情。

  • 劣势:住宿、餐饮、景点与公共服务得分略有下降,主要受通胀、供应链波动和与中国国内服务标准差距的影响。


或许最能驱动满意度的因素是人与人的互动。中国游客反复强调当地居民的友善是他们旅行中“最温暖的记忆”——无论是简单的指路帮助,还是一个微笑服务。


营销与体验的创新


各大目的地正以创意手法吸引注意力与忠诚度。马来西亚重点推出普通话服务、移动支付与新直航航线;新加坡将景点与流行文化结合,依托明星节目与现场活动提升吸引力;西班牙与英国利用足球、音乐与文化遗产扩大吸引力;澳大利亚强调原住民文化与街头艺术;阿根廷则把探戈和市集作为核心叙事。


这些策略奏效了:2024年娱乐与休闲满意度提升逾3%,凸显了文化体验与社交互动结合的成效。


目的地亟待应对的挑战

尽管取得进步,若要保持势头,仍需解决以下问题:


  1. 安全感知

    中国游客对安全提示极为敏感。照明良好的街道、警力可见、交通秩序与酒店安保都是塑造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即使事故少见,细微的疏漏也可能降低舒适度。


  2. 服务标准

    在国内,中国游客已习惯无缝衔接的数字化体验——移动支付、高速网络和高效预订系统。海外若缺乏这些便利,容易引发不满。2024年公共服务满意度下降1.6%,正反映了这一差距。


  3. 接待短板

    住宿、餐饮与交通等核心环节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语言障碍、小费习惯与预订复杂度,说明目的地仍需持续调整。'


展望:人与人之间是最好的桥梁


中国的出境旅游已经回归——更加坚韧、多元且富有要求。对于各大目的地而言,任务十分明确:提升服务标准,确保安全可见,并提供真实而独特的体验。正如报告所总结的那样,“最美的风景永远是人”。能够以真诚与温度打动中国游客的目的地,将会走在前列。

 

现在正是调整战略、强化合作伙伴关系、并设计真正能引起中国游客共鸣体验的最佳时机 —— 立即联系我们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