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重新定义“老龄化”:洞察中国银发经济与进化中的消费格局

  • 作家相片: Alice
    Alice
  • 6月1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中国正步入关键的人口结构转型期。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3.1亿,占总人口的22%,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这一转型正催生出一个充满活力、维度多元的银发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

这些洞察来自MobTech研究院与酷云大数据联合发布的《2025银发经济消费者洞察报告》。中国老年人群远非单一群体,在健康、休闲、学习及财务安全等方面展现出分层的需求与行为模式。对于品牌而言,理解这一消费群体的偏好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保持长期相关性的重要基础。


健康导向但重视体验:银发人群的饮食与生活方式

中国老年人,尤其是55至69岁的中老年群体,在消费上展现出明显的健康取向。在该群体各年龄段中,“新鲜食材”“低盐”“低油”“易消化”始终是饮食首要关注点。有趣的是,67.9%的老年人曾食用过预制菜,但他们选择这一品类并非图方便,而是出于对营养可控与易消化的考虑。相比年轻人倾向外卖,银发消费者更偏好在家用餐、选择熟悉的食物。

此外,功能性食品——如促进消化、补血、缓解疲劳、改善睡眠——也是消费驱动力。55至74岁群体对肠胃健康和睡眠质量尤为关注,显示出他们正在将饮食视为“营养+疗愈”的复合手段。


旅游休闲:短途、深度体验

在旅游方面,银发消费者偏爱短途和本地游,特别是风景优美、具有历史韵味的目的地。约46%倾向于周边出行,另有40%选择市内本地游。与追求新奇与潮流的Z世代不同,老年群体更看重安静、熟悉以及医疗保障设施的可达性。


报告还指出,55至64岁的“银发青年”偏爱“定制慢旅行”,他们身体状况尚佳,出行能力强。沿景区自驾路线、文化沉浸式体验为旅游和酒店业者提供了尚未被充分挖掘的机会。


购物习惯:健康安全是核心价值锚点

银发人群的购物行为日益数字化。近一半在淘宝购物,43.5%选择品牌旗舰店,表明他们不仅“触网”,而且具备足够的线上购物信心。与热衷促销和猎奇的年轻人不同,老年消费者更重视产品的安全性、信任度和实用功能。健康与保健仍是主力消费品类——从水果、营养补剂到家庭护理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Z世代通过时尚与电子产品表达个性,而银发人群则将消费用于“维持日常体面”,优先满足稳定、舒适的生活所需。


数字参与:从被动使用者到主动学习者

如今的老年人早已不是“数字绝缘体”。银发群体活跃于数字世界,近一半通过网课和短视频学习新知识,其内容偏好与年轻人趋同。热门话题涵盖健康科普、生活方式优化,展现出一个融合实用性与参与感的“银发娱学”新趋势。


这为品牌和平台提供了肥沃土壤——开发适老化数字内容、用户界面和个性化在线学习体验,满足老年用户的感知和认知习惯。


养老偏好:自主性、熟悉感与情感尊严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期待存在显著差异。55至64岁的“银发青年”重视健康老龄化与社交活动;65至74岁的“银发中坚”则更需精准且本地化的服务,强调安全性、熟悉度与可达性;而75岁及以上的高龄群体,则更关注尊严与医疗保障,倾向选择能提供身心与临终关怀的综合型养老机构。


多数受访者倾向于居家养老,理由包括家庭情感依附和财务理性。对于涉足养老领域的品牌而言,这意味着双重机遇:一是开发基于家庭的创新型健康解决方案,二是打造面向高龄脆弱人群的中端机构型服务。


结语:未来消费格局的战略要地

银发经济不仅是人口老龄化的产物,更是对经济逻辑、社会角色与消费权力的重构。从渴望探索与学习的“数智银发60后”,到以沉稳尊严面对衰老的80岁老人,中国的老年消费者正在重写市场逻辑。他们的忠诚无法用噱头换取,而需凭借共情、相关性与尊重赢得。


现在正是品牌与创新者介入的关键时刻。若欲赢得这一具有影响力的人群,请联系我们的团队,获取定制化的银发消费洞察与策略支持。

 

 

Comments


bottom of page